軟硬度的替換.....
每個小孩喜歡的口感都不一樣
有些小孩喜歡比較有嚼感的東西
有些小孩很喜歡泥狀的東西
當小朋友食慾比較不好的時候,就可以觀察看看小朋友是不是喜歡吃另外種類的
(例如,不想吃泥狀的,想要吃固體一點的.......)
通常小朋友都很喜歡麵
所以麵和飯可以輪著吃,提高小朋友吃東西的興趣
最剛開始當然是以泥為主
等到有長牙(4顆)
可以慢慢進階到稀飯磨泥......
隨著牙齒變多,食物就不用那麼細,慢慢變成顆粒較大的
這樣小朋友也會覺得自己像大人
我們家小朋友大概1歲2,3個月的時候就幾乎都跟大人吃ㄧ樣的
只是吃飯時我會把菜剪碎
至於飯的話,我會另外用一個他們的碗(不鏽鋼)放在電子鍋一起煮
他們的碗水就放比較多
大人吃的就是和以前一樣
這樣小朋友和大人都可以吃到合適自己口感的飯
嬰兒用品店也有賣專門煮小孩飯的鋼杯
那個有刻度,比較好測量多少水之類的
我是偷懶也想省錢,所以就用他們的不鏽鋼碗來代替
外食的時候,點麵比點飯好(特別是小朋友還小的時候)
一方面小朋友比較喜歡吃麵
一方面通常外面賣的飯都比較硬,小朋友都會吃不好
所以,點麵會是個好選擇
自己進食
其實這個部分真的是要提早開始
小朋友可以坐的時候,就讓他們用手來拿米餅、麵包、小饅頭等
他們會很有成就感,吃東西也會比較起勁
而且讓他們自己拿很重要的是:可以訓練他們手的小肌肉
大人常擔心他們弄髒.....等,所以都用餵的
殊不知這樣就減少他們用"手"這件事
這樣對他們的小肌肉訓練可是大大的損失
其實只要進食前先洗手,然後讓他們自己發揮
吃完再善後.....
自己的經驗
通常長輩和爸爸都比較怕髒
他們都覺得吃成那樣很可怕
可是這就是個過程
德德因為是第一個
非常"受寵"(大家目標只有一個)
所以比較晚開始訓練他自己吃
沒想到其實有點害了他
一方面男生發展也比較慢
又比較少訓練他
因此拿湯匙的姿勢靈活度等等都沒有柔柔好
因為有"前車之鑑"
柔柔因為和德年紀差距不大
所以很多時候沒辦法顧到他
反而讓柔柔很獨立
所以柔柔很快會自己吃
小肌肉也非常靈活
我想原因有......
一方面應該是女生發展也比較快
一方面是很有機會自己來
一方面我也想讓她早點自己吃對她比較好
吃飯這件事在他們小時候真的是很煩惱
他們兩個都不是重食的人
如何讓他們多吃點是還滿傷腦筋的
關於挑食
每個孩子對食物的接受度都不同
德德對於新食物接受程度比較高
柔柔就差了很多
所以總的來說,柔柔比較挑食,德德則不
但他們喜歡吃的東西不同
山藥,柔超愛,德不愛
葡萄乾類,德超愛,柔不愛
對於柔柔,我都要求他不喜歡的食物要吃ㄧ口
要吃它的味道
我都告訴柔~外婆跟媽媽說,不喜歡的東西都要吃ㄧ口
當然她可能會想耍賴
我跟他說,不吃完這一口是絕對不能下餐桌
不然就是跟他說,看要吃ㄧ口還是要吃跟哥哥一樣多
柔當然是選吃ㄧ口
說也奇怪,久了,自然就可以接受
像地瓜葉,柔柔之前完全不接受,漸漸的就可以吃個兩三個
肉類也是,柔柔不太喜歡吃肉,可能是味道,可能是軟硬度的關係
但我就要求她吃ㄧ小口(比較軟的),太硬的我也不要求他吃
另外學校也會讓小朋友進步
德德之前很不喜歡木瓜,但慢慢的他就接受了,因為學校會吃木瓜
挑食真的不好解決
前提是:爸媽不挑食,小朋友才不會挑食
讓他們不斷練習吃ㄧ口,久了就真的會吃了
印象中某個統計說吃二十幾次,就可以接受某種食物了
這是場長期抗戰。。。
但一定要狠下心,堅持下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